做為職人精神代表的工具箱上,以工整書法寫著日本知名詩人宮沢賢治的「雨ニモマケズ」,「赤日乾旱時,憂心流淚。夏日異常寒冷時,不安地踱步。寧可被人看成傻子,沒人稱讚,也不苦惱」這段宮沢賢治自勉的話語,似乎也非常符合邱明民的寫照,讓我們對這位創辦「大河棟樑學堂」的職人,更加佩服不已。


日照りのときは涙を流し

寒さの夏はおろおろ歩き

皆にデクノボーと呼ばれ

褒められもせず   苦にもされず


談及台灣近年來關於木作教育的推廣,業內的人士幾乎都知道「大河文化基金會」的貢獻,見學館編輯團隊在採訪「新北投車站」的修復與組立時,負責規劃的賴澤君建築師更是讚揚「大河棟樑學堂」的努力。此次我們特地前往淡水瓦瑤坑,拜訪位於僻靜山邊的「大河棟樑學堂」,請創辦人邱明民博士分享「大河文化基金會」的理念及作品,並探究木作建築及榫接技術的專業。

▲名為「大河願」的木造建築,就位於淡水瓦瑤坑的山邊,建物同時有「入母屋」、「曲屋」、「切妻」與「寄棟」等多種屋根形式,彷彿小型的木作教室。

▲見學館編輯團隊前往淡水拜訪「大河文化基金會」董事長邱明民,與此次籌劃及參與工藝出版企劃的「CONCEPT北歐建築」留郁琪總監,共同留影。


匯集各方的力量,一滴水紀念館的移築

身兼「大河文化基金會」董事長的邱明民,原本在經濟部附屬的單位下工作,之後經歷過政務官及教職等工作,讓邱明民逐漸拓展到地方開發與公共事務上。921大地震後,他因為擔任翻譯工作接待了一批從日本來的救災志工,也培養並維繫了良好關係,爾後雙方基於保存歷史古宅的共識,便開始了日本古民家移築的計畫。

這間移築來的木造古民家,原本位於福井縣大飯町,有九十幾年的歷史,是日本知名文學家水上勉父親水上覺治所建造的。建物完全使用榫接技術興建,沒有使用任何一根鐵釘,銜接的方式非常豐富。在邱明民團隊等人的努力下,最終落腳在淡水成為「一滴水紀念館」,移築重建過程中,日本有許多匠師及志工來台灣指導木造建築的技術,這也造就了「大河棟樑學堂」成立的機緣。

水上覺治所建造的古民家,是匯集了眾人的努力,才從大飯町移築至淡水來,之中有許多的啟示和教育意義,尤其在我們追尋摸索木造建築與傳統榫接技術上,更是成為最佳的參考教材。這棟建物從外觀上可以看見三種屋頂的形式,分別是最上方的「越屋根」,兩個高低錯落的「切妻屋根」,以及紀念館入口處的「錣屋根」。「越屋根」是許多傳統農家建築常見的屋頂形式,用來引光並做為屋內地爐的排煙出口,因此開口較小。「切妻屋根」為建物的主要屋根,是一般常見的人字形屋頂,第一層的平側下方設置了用來引光的高窗,小巧可愛。最下方的「錣屋根」則是由許多垂木做為結構,過去是寺社建築才會使用的形式,在許多豪雪地帶做為承受大雪的緩衝,具有安穩的重量感,很適合用來表達力量之美。

► 原本是政府公務員幕僚出身的邱明民,在921大地震後因擔任翻譯與接待工作,因緣際會下開始推動日本古民家移築,並往棟樑匠師的專業領域邁進。

身為大工棟樑的水上覺治,在興建這棟古民家時,完全使用傳統的榫接技術,包括「二重接榫」、「四方叉榫」 、「車知掛榫」、「金輪榫」、「長接榫」、「細掛榫」以及「雙叉榫」等等。而這些榫接技術也在當今日本大工棟樑師傅的指導下,一一傳承給全程參與移築工程的志工們,大家並遵照古禮把原本象徵房子身份的「棟札」置於柱頂,並用紅布包裹起來,同時也纏繞著一雙上樑時剪斷夾腳部份的草鞋,代表著落地深根不再遷徙的冀盼,傳承的意義相當深遠。

▲來自福井縣大飯町的木造古民家,在大河基金會團隊及志工們的努力下,最後落腳於淡水和平公園內。屋頂的外型非常特殊,同時具有三種形式,是個理解日式古民家建築的絕佳案例。

▲玄關入口處可以看見上方的「錣屋根」,過去是大型寺社建築才會使用的形式,後來日本不少豪雪地帶也會使用,用來做為承受大雪的緩衝,具有安穩的重量感。

▲「一滴水紀念館」內,陳列著日本知名文學家水上勉以及其父親水上覺治的合照,並有關於水上勉的相關文庫及說明。

▲具有悠久歷史的黑色梁柱,是以炭火煙薰法產生細微的炭粉沫附著於木材上,形成自然的保護並驅除蟲害,能夠延續木構建築的壽命,也是古老的智慧傳承。

▲「一滴水紀念館」彷彿就是一間大型的木構建築教室,除了使用多種榫接技術外,還有編竹夾泥牆等刻意留下的工法示範,樑上綁了棟札並纏繞剪斷夾腳處草鞋的日式紅彩,都是重要的歷史痕跡。

▲「二重接榫」、「四方叉榫」 、「車知掛榫」、「金輪榫」等多種榫接技術,都在這裡逐一呈現。


延續熱情與理想,大河棟樑學堂的願力

在完成「一滴水紀念館」的移築工程後,為了讓志工們有一個能鑽研棟樑技術的固定場所,邱明民在淡水瓦瑤坑的山邊建立了「大河棟樑學堂」,並在後方打造了一棟以榫接技術完成的木構建物「大河願」,同時有「入母屋」、「曲屋」、「切妻」與「寄棟」等多種屋根形式,供年輕學員們在此居住,整棟建物彷彿是另一間小型的木作教室。

邱明民和學員們就在此一同生活與工作,希望讓更多年輕人藉由實際的木作創作,能習得傳統榫接的技術,並利用現代的3D繪圖技術,把專業發揮在各式家具或建築的創意上。「大河棟樑學堂」不只接受客戶的委託,進行木建築的組立修復,也曾挑戰高難度的「六鋪作結構斗拱」,將311個精準的木構件組成莊嚴又強固的角拱,複雜的力學結構,讓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前人的巧思及技術,更想傳承這樣的價值及智慧。

邱明民表示古民家的移築,讓所有人都覺得保存好物的重要性,也影響了學員們對於材料再利用的看法。他們運用從中央印製場標售購得的舊木箱做為材料,製作出可兼隔屏之用的組合式書架、造型衣帽架以及梯椅等創意家具,這些的實作不但讓學員們能習得一技之長,更為爾後的移築工作磨練自己的技術。

►「大河願」是道地標準的綠建築,即使在夏日也能感受到山風的流動與涼爽感。

▲邱明民目前也在淡江大學教書,除了木構建築外,地方創生的議題也是他擅長的專業領域。

▲邱明民以模型為我們解釋「大河願」的木構造,令見學團隊受益良多。

▲此次策劃工藝出版企劃的四位設計師,共同與邱明民老師合影。

▲「大河願」彷彿小型的木作教室,梁柱和各式的細木工,還有許多創意家具都是「大河棟樑學堂」學員們的作品。

▲斗栱可以說是木造建築的頂級工法,透過變化無窮的榫接應用,讓木建築的簷架得以延展,擴大屋頂覆蓋梁柱的面積,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。

▲「大河願」裡同時陳列許多小型的木作飾品,包括精巧的木雕工藝作品,以及特殊設計的木拼圖,都讓人印象深刻。


岩手縣傳統茅葺建築「清吉稻荷」的再生計畫

2014年時,邱明民經由東日本大地震的支援活動,得知岩手縣西和賀町的百年老屋即將面臨拆除,於是他立刻向當地町方提出請求,希望把這棟木造建築帶回台灣進行再生。這棟屋號為「清吉稻荷」的古民家,是20世紀初期建造的山村傳統茅葺建築,屋主是對地方醫療衛生有貢獻的高橋清吉先生。邱明民的請求,雖然得到西和賀町官方及議會的同意,但當地公民團體卻持反對的立場,經過多次溝通最後終於獲得認同,這之間的轉變就在於相互理解。


當初前往西和賀町是借住當地的長瀨野公民會館,我就睡在禮堂裡鋼琴的旁邊,鋼琴的上方有個匾額,匾額上是長瀨野小學校(已廢校)的校歌,我每天看著校歌睡覺,對校歌歌詞的印象非常深刻,中間有一段重複兩次的歌詞,意思是「走向廣大的世界這條路」。於是在第二次與公民團體的對話會議中,我把這段歌詞提出來跟大家討論,讓「清吉稻荷」到台灣去,或許是一條走向廣大世界的路,這樣的理解和對話,深深地打動所有村民,町方最終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,並推動後續工作的進行。


 

邱明民表示,「清吉稻荷」建築本體的堅實和厚重感,使得建築物具有非凡的魅力,再加上這棟建物與深澤晟雄村長「生命尊重」行政理念習習相關,讓他備受感動,希望能把西和賀町的文化歷史及背景故事,連同古民家移築一同傳遞台灣,藉由建物的再生達成文化發信的功能。邱明民帶領著團隊成員前往西和賀町,在台日兩地志工們共250人以上的協力下,最終完成了「清吉稻荷」的拆除,並把所有材料運到台灣準備覓地重建再生。

►「清吉稻荷」古民家位於岩手縣西和賀町的沢内長瀬野,當地是著名的豪雪地區。(via 大河文化基金會臉書)

▲103年7月27日,日本岩手縣和賀郡西和賀町正式將「清吉稻荷」交付大河文化基金會。(via 大河文化基金會臉書)

▲進行拆除中的「清吉稻荷」全景,Copyright@陳信瑜 via flickr
 

▲在台灣團隊與日方銀河鐵道的志工們的努力下,「清吉稻荷」完成屋頂初階段的拆卸後合影。(via 大河文化基金會臉書)


三棟百年建築覓地過程的磨練,團隊成員耐心與堅持的挑戰

邱明民帶領的這一批年輕志工團隊,從最初移築完成「一滴水紀念館」,也參與執行「新北投車站」的重建,現在再度要實現「清吉稻荷」的再生,每一棟木建築都是超過百年,每一次的專案都是歷時超過三年以上的挑戰,對團隊成員的身心磨練實為鉅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有成員這樣問我,「老師,我們蓋的房子不多,每棟都超過百年,找地的過程這樣艱辛,這是為甚麼?」我回答他說,這是命運不是巧合,因為也絕對不可能是巧合,這三棟老房子彷彿有自己的脾氣和堅持,幾乎也不輕易妥協。當初為了幫「一滴水紀念館」覓地,我特別新買了一台車,花了五年開了六萬多公里,在台灣跑了300多個地方和地主們商議,結果最終落在淡水,「新北投車站」花了將近五年,才從彰化民俗村移築到新北投七星公園,中間過程也一直存在不同立場民眾們的拉扯,對大家都是極大的磨練。而現在「清吉稻荷」拆除至今又已經過了三年,可能最後又得花上五年才完成,人生有多少個五年可以這樣消耗?

 

尤其對這群年輕團隊來說,這幾場馬拉松式的長期抗戰,又是其人生菁華時期的階段,這樣艱辛的磨練,肯定對其日後人格養成與工作心態,有重大的影響。邱明民說自己很希望能延續並傳承這些技能,而目前的作法並不是用傳統嚴格的師徒制,而是讓年輕團隊們擁有更大的自由,讓他們在大工棟樑領域內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,進而透過再散播讓修復老房子的技術能繼續留下來,因為他希望在一兩百年後這些房子需要再次修復時,台灣人還是有能力透過自己的力量完成這樣的挑戰。


見學觀察家:「CONCEPT北歐建築」留郁琪分享

 策劃並參與此次工藝出版企劃的留郁琪設計師表示,自己對此次採訪印象最深刻的部份,就在於親見邱明民博士對古民家的熱愛,以及想傳承榫接技術的熱情。在淡水瓦瑤坑僻靜的山邊,一群人為了自己的信仰與堅持,共同地在此生活與學習,他們的深耕和努力的故事,非常值得我們分享,完全契合我們此次「台灣工藝,翻轉與重生」的主題,即使僅有少數人堅持著、持續找尋重生轉型的契機,往前邁進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あらゆることを自分を勘定に入れずに

(凡事不把自己考慮在內

よく見聞きし分かり そして忘れず

(仔細看仔細聽,弄懂了就不忘記)

野原の松の林の蔭の原野上,松林裡) 

小さな萱葺きの小屋にいて(住在小小茅屋中)


留郁琪表示,看見「大河棟樑學堂」的榫接家具,真的非常令人喜愛,不只充分發揮技術與創意,也把芬蘭原木的質樸感,表達得淋漓盡致。而邱明民博士在古民家移築這條路上所堅持的,就如同上述宮沢賢治的這段話,完全是他的寫照。踏出政務官幕僚的舒適圈,投入木工榫接的專業領域,用自身的毅力和專業帶領來自四方的人,一起推動對土地和文化歷史的熱愛,他熾熱的心真的令大家感到佩服。

▲「台灣工藝,翻轉與重生」計畫邀請空間設計職人共同參訪,由右起為「博森設計」總監潘龍、「杰瑪設計」總監游杰騰、「CONCEPT北歐建築」總監留郁琪、「境庭設計」總監周靖雅與見學館主編柯霈婕。

▲邱明民博士不僅對大工木作技術非常專精,他的手繪工夫也極為了得,圖為他為我們分享他近日的畫作,圖繪「大河願」周圍青蛙的可愛模樣與舉止。

▲利用中央銀行拍賣的木料,以熟練的木工技術,設計並完成這個極具創意的梯椅。

▲彷彿是斗栱結構型態的衣帽架,透過榫接也能自行快速完成安裝,小編立刻訂購一組。

▲邱明民博士為我們示範組合式書架的多種利用模型,除了可以做為書牆還能產生彈性的隔間。

 


 大河文化基金會

 

財團法人大河文化基金會以實踐「一滴水」思想,提升心靈及文化之體驗為宗旨,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飽受災難的社區,在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時他們仍自費來協助賑災,2004年我們一同在日本福井縣拆除一棟,文豪水上勉父親所蓋的古民家移築到台灣,歷經6年在1,300多位苦力群的努力下,2009年這棟古民家成功的重現在淡水,取名為「一滴水紀念館」,財團法人大河文化基金會的成員就是這些苦力群所組成,表現一滴水思想及精神的延伸。透過對生命的寬容,匯集來自各方的一滴水,成為「大河」。另一個詮述:「大河」讓渺小的一滴水不會枯竭乾凅,而能發揮無限的可能。以代表一滴水思想─「珍惜」、「精進」、「寬容」、「奉獻」、「感恩」的人文態度,面對大自然「水」、「土」、「木」的基本元素。

 

官網:http://www.kawa.org.tw

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awa.org.tw/